歡迎進入 - 雨博士 官方網站! 中國雨水資源化產業引領者
24小時服務熱線


海綿城市:不僅地面,連高架都有海綿功能 能收集雨水
發布時間:
2015-06-13 17:59
來源:
原創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附上本文地址
配合“海綿城市”建設,二環南路全線將鋪1萬平方米透水人行道花磚收集人行道雨水,還將設置下沉式中央綠化帶收集高架橋面雨水,設置下沉式機非隔離帶 收集快車道雨水、下沉式樹池帶收集慢車道及人行道雨水。蓄水池和植草溝分別收集立交匝道、路面雨水和山體雨水,實現從高架一直到地下的海綿功能。
二環南路將設置下沉式中央綠化帶,主要用來收集高架橋面雨水。二環南路高架橋底部安裝了雨水管道,橋面的雨水經過高架雨水管,排入到橋下墩柱間的地下收水箱。
收水箱先收集雨水,當水蓄滿時,可以通過收水桶上方的溢流口溢流到中央綠化帶中。當雨水過多時,中央綠化帶設置的路沿石、土埂將攔截雨水,超過攔蓄深度的雨水通過溢流口進入市政排水設施。這樣的溢流口每隔30米將設置一個。
二環南路將設置下沉式機非隔離綠化帶,以往設置在快車道邊的雨水口被挪進了機非隔離帶中,改為了溢流口。溢流口就是在路沿石上開孔,讓雨水進入機非隔離帶。
在開孔路沿石位置的快車道邊加大道路橫坡,增加雨水收集能力。雨水進入機非隔離帶后,下滲并向下一個溢流口流動,而在兩個溢流口之間將設置擋水墻攔蓄雨水,超過攔蓄深度的雨水通過溢流口排入市政排水設施。
在舜耕路和英雄山路附近有一段正在試驗的下沉式樹池帶。在慢車道和人行道之間,以往各自獨立的樹坑,變成了4-5個樹坑連成的一個樹池帶,這樣能增大蓄水能力。
原理與下沉式機非隔離帶類似,不過溢流口設置在慢車道邊,把樹池帶末端溢流口位置的路沿石降低,超過攔蓄深度的雨水通過降低的路沿石進入市政排水設施。
在沒有濕陷性黃土、地質條件具備路段,人行道設計為透水人行道,從上到下結構依次為:透水磚、透水混凝土、級配碎石,全線約鋪設1萬平方米透水人行道花磚。
但并非所有人行道都適合鋪設透水花磚,項目負責人介紹,二環南路沿線多是濕陷性黃土,易沉降,下水后,路面易發生沉降,所以不少路段不適合鋪透水花磚。
在英雄山立交東南角修建地下蓄水池,主要收集立交匝道和地面道路路面雨水,經蓄水池凈化后用于綠化澆灌。
海綿城市建設,雨水收集,雨水收集公司
相關新聞